全科班

培養孩子自律是我們的中心思想,我們相信自律能力是成為獨立自由人的基本要求。

要獲得自由,必須先自律,要培養自律,要能遵守紀律,因此會在生活作息與習慣中逐步培養孩子們自律,接著自主,讓孩子逐漸長出獨立能力。透過蒙特梭利式的邊生活邊學習,一步步逐漸訓練與學習,大人們能逐漸放手讓孩子獨立,而不是直接的放生讓孩子因缺乏中心思想而無所適從。

對於作業的要求:作業是應該完成的工作,會要求孩子必須在一定時間之內自己完成,沒有拖延的藉口,是負責任的態度,如果有需要幫助之處,會讓孩子知道可以提出協助的請求,老師或同學可以互相幫忙,幫忙是引導,不是直接告訴答案,在這過程中,孩子們可以知道:我可以不會,我可以提問,我可以請求協助,我可以找答案,我就逐漸學會了。學習: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,而非從不知道答案到知道答案的結果。

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建立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基本面,我們會引導孩子透過在生活中觀察,並試著自己或與同儕一起推敲或找出可能答案,建立思辨與自己做的習慣。

例如,孩子們還在生長發育,總是肚子餓,如果孩子只會嚷嚷:我肚子餓,我肚子好餓呦!家長跟師長們就要盡快張羅食物給孩子吃,又不能吃太多零食,用心準備的結果就是家長永遠忙不完,所以我們會教孩子自己準備簡單點心,從購物看營養標示、付錢開始,自己或藉由協助準備簡單的點心,享用自己的心血。

但這是在已完成作業後(要自律),才能享用自己準備的美味點心(就能自由)。購物還牽涉到數學,靈活應用數學在生活中,是一種素養學習,也是自律的建立。

又例如,放學時,從小學徒步到爾思的路程上,有一間店面正在裝潢,這時如果速速通過就浪費了大好時機,可以一起停下來觀察,觀察店舖大小、裝潢主要用色、風格、設計,推敲可能是開哪一種商店,每次經過就停下來看一看,再次推測或猜測,這個過程:觀察🡪思考🡪推測🡪打翻自己推論🡪反覆思考、推測🡪直到開獎,有時不一定有正確或最終答案,但觀察、提問、思考、推測的能力會在多次的實行後慢慢建立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。

招收國小孩子。
每班每時段至多15人。
陪著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,
孩子才有可能享受獨立的自由。

Tr. Jessy

【師資訓練】

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180小時訓練結業

為人父母的我們對孩子會有期許,可能是:要平安建康的長大、長大後要出人頭地、要賺大錢、要獨立自主……。所以,當孩子慢慢的長大了,學習能力像海綿一樣什麼都吸收時,我們開始思考要給孩子什麼?是各式各樣的活動,還是各式各樣的全人養分?當孩子長大到學齡階段,我們急著篩選要給孩子學些什麼?是各式各樣的課程,還是各式各樣的能力?我們相信父母的選擇都是為了孩子好,為孩子著想,沒有父母會想見到孩子贏在起跑點,卻輸在終點,因此,要能衝破長長賽道的終點線,中間要經過哪些培訓與演練呢?

工作經驗讓我在大學裡遇到各式各樣的大學生,這些頂大的學生們有些認真念書,有些也很會玩,有些卻“行為還沒轉大人”,所以曾經想過要成立“轉大人”學校,以陪著所謂的成人往自我負責的獨立自主前行。在養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,跟所有父母一樣,我們也篩選要給孩子安排什麼樣的課後生活,我們沒有機會遇到我們理想中的以培養獨立能力為目標的課後學校,所以決定親自陪著孩子玩樂課後生活。

在孩子放學後,親自陪著孩子建立學習習慣與生活常規,體認到小學生可有無限的可能,獨立自主是很有機會被培養建立的。在我的孩子們生活起居上可以自己照顧自己,課業上只要協助即可後,我突然成為一位“獨立的媽媽”。因此,想將轉大人學校提早到小學課後生活,除了陪著孩子建立學習習慣外,讓小學生課後的學習更貼近生活,與家長及孩子本身協助孩子培養自我及獨立性,翻轉孩子只是學習機器的無力感及壓力,希望能與孩子們及家長一起努力!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